機動二手車年檢新政
發布日期:2020-11-23 17:33
品牌:凡車市場
車型:未知
行駛里程:不限km
首次上牌日期:不限
車輛所在地:重慶
乘員/座位數:不限
門數:不限
底盤型號:不限
排量:不限
最大功率:不限kW
最高車速:不限km/h
平均使用油耗:不限
發動機缸數:不限
出廠日期:不限
產地:不限
新舊程度:未知
可售賣地:全國
型號:不限
重慶二手車過戶詳流程其實不復雜
重慶二手車過戶是二手車交易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很多人會認為過戶應該是特別麻煩的過程,了解到重慶二手車過戶有兩種:本地、外地,外地過戶只是比本地過戶多了一個暫住證(就是外地車要過戶到本地車主必須要有暫住證),其他程序上基本上是一樣的。下面為大家詳解重慶二手車過戶的步驟。
車輛過戶分本地和外地
1、本地過戶:辦理時需要詳細填寫機動車轉移登記申請表和機動車所有人信息登記表。買方如是個人,則需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如是單位,則需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復印件。一般規定,如是個人購買二手車,需要本人到場,如不能到場,需要有代理人持相應的證件,此外還需要攜帶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的數碼照片、過戶發票的一、二聯、機動車驗車單。帶足這些單據證明,就可以到窗口辦理本地過戶了。
2、外地過戶:攜帶并填寫的有機動車轉移登記申請表、機動車轉籍代理委托書,買方的身份證件需要復印兩份(個人是居民身份證,單位是組織機構代碼證),賣方則需提供與其住址相符合的所有人的身份證復印件、機動車登記書、機動車行駛證及復印件、過戶發票一、二聯及交費憑證。
機動車年檢新政
2014年5月16日,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意見公布了關于機動車檢驗工作的18項新政。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9月1日起,試行非營運轎車6年內免檢。9月1日起,試行6年以內的在用私家小汽車免予上線檢驗:①2010年9月1日之后注冊登記的免檢。②每2年按規定提供交強險、車船稅證明,將交通安全違法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后,直接領取檢驗標志。③發生過傷人事故的不在此列。
新政摘要
1.加快檢驗機構建設。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質檢部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一律簡化審批流程,加快審批進度。
2.嚴格檢驗機構從業人員條件。檢驗機構要依法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承擔檢驗法律責任。
3.禁止政府部門開辦檢驗機構。公安、質檢等政府部門及下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一律不得開辦檢驗機構,公安民警、質監部門工作人員及其子女、配偶不得參與檢驗機構經營。
4.規范檢驗機構審批程序。省級質檢部門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要依法予以受理,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決定,最長不超過30個工作日。嚴格許可的審查和批準工作。
5.加快推進系統聯網監管。檢驗機構要嚴格按照標準,在各檢測工位安裝視頻、數據監控設施和系統,實現檢測數據實時采集、實時上傳。2015年5月1日前,須全部接入統一聯網監管平臺。
6.強化檢驗機構主體責任。對檢驗機構已檢驗合格并出具了合格報告的車輛,公安交管部門核發合格標志(新標志注明檢驗機構,式樣另發)。
7.規范機動車檢驗工作程序。機動車所有人申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需提交申請表、機動車行駛證、機動車交強險憑證。檢驗機構不得擅自增加或減少檢驗項目,不得篡改或偽造檢測數據。
8.嚴格執行機動車檢驗標準。檢驗機構要將大中型客車、重中型貨車作為檢驗重點,增強檢驗工作在源頭預防重特大交通事故方面的效能。
9.推進檢驗機構規范化建設。檢驗機構要在明顯區域公布檢測流程、人員姓名和照片、紀律要求、舉報投訴電話等,接受群眾監督。
10.進一步擴大新車免檢范圍。所有新出廠的轎車和其他小型客車,辦理機動車注冊登記前免于檢驗(出廠后2年內未申請注冊登記或注冊登記前發生交通事故的仍需安全技術檢驗)。
11.試行非營運轎車等車輛6年內免檢。2014年9月1日起,試行6年以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面包車、7座及7座以上車輛除外)免檢制度。在此期間,每2年提供交強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免征證明后,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門申領檢驗標志。
12.推行機動車異地檢驗。地市范圍內機動車所有人可自主選擇檢驗機構檢驗。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推廣機動車在全省范圍內異地檢驗。試行機動車跨省(區、市)異地檢驗。
13.推行機動車預約檢驗。有條件的檢驗機構,允許機動車所有人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預約檢車。開設預約通道和窗口,公布每日檢測能力和實際業務呈,方便車主自主選擇檢車時間,減少排隊等候。預約服務不得收取額外費用。
14.簡化檢驗工作流程。對安全檢驗和環保檢測在同一檢驗機構的,要整臺工作流程,業務一次性辦結。不在統一檢驗機構的,不得強制先進行環保檢測。
15.創新檢驗工作便利措施。推行周六日、節假日檢驗機構不停休制度,實行延時檢驗服務。推行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開展驗車提醒服務。
16.嚴格查處違法違規檢驗問題。檢驗機構如被認定出具虛假檢驗結果,由公安交管部門處所收檢驗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并依法撤銷檢驗資格。檢驗機構如存在計量器具或檢驗設備未依法檢定或檢定不合格、要求機動車到指定的場所進行維修或保養、推諉或拒絕處理用戶的投訴或異議等問題,由質檢部門依法從重處罰。
17.完善檢驗機構聯網監管平臺。自2015年5月1日起,不使用全國統一的監管系統的,公安交管部門不核發檢驗合格標志。
18.建立聯臺監督檢查機制。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和質檢部門聯臺采取聯網監查、明察暗訪等手段,加強對檢驗機構的監督檢查。經鑒定,死亡交通事故涉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的,將嚴格倒查檢驗機構的檢驗情況,依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問題。
政策評價
車檢新政在贏得普遍喝彩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失望之情,認為新政留有太多余地,不夠徹底。比如,私家車6年內免檢,實為6年內免于上線檢測,車主仍需每2年提供交強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免征證明后,向公安交管部門申領檢驗標志。失望者的理由還在于,一些發達國家并沒有車檢制度或者取消了車檢制度,中國為何只是改革車檢制度?
就目前而言,取消車檢制度也許并不現實。當初在輿論強烈呼吁下,強制婚檢被取消,結果一些新人并未自覺婚檢,導致畸形兒增多,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教訓。對改良后的車檢制度,應避免重蹈覆轍——如果對私家車放松檢測要求,車輛帶病上路,最終損害的是公共利益。設立車檢制度的初衷,不僅是保障車主的利益,也是為了交通安全,這一制度本身并無原罪,只是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變形,或淪為形式,或異化為少數人牟利的工具。如果因為條件放松了,一些車主麻痹大意,視公共安全為無物,這就嚴重背離了車檢制度的設計初衷。
西方發達國家確實有的取消了車檢,但不是全部。比如美國的一些州仍保存車檢制度。與中國不同的是,在發達國家,車檢的地方不是政府機關,也不是壟斷性機構,而是在加油站、修理站、4S店都可進行,檢車程序相對比較寬松,但對車輛的監管并不放松。簡政放權不等于放任不管,更不等于“放水”,賦權給社會機構檢車的同時,更應該強化監管,可建立倒查機制。
事實上,檢車新政也提到,檢驗機構如被認定出具虛假檢驗結果,由公安交管部門處所收檢驗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并依法撤銷檢驗資格。經鑒定,死亡交通事故涉及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的,將嚴格倒查檢驗機構的檢驗情況,依法嚴肅處理違法違規問題。好政策應該落地,落地才有意義。既加強對檢車機構的監督,也加強對車主的監督,如此車檢制度才名副其實,更好地維護道路安全和公共利益。
權威統計顯示,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接近1.4億,已是不折不扣的“車輪上的大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機動車數量屬于激增階段,無論車主素養還是檢車機構的道德品質,都不可過高估量。如果監管跟不上,可能釀成惡患。取消和下放權力固然重要,創新和改善政府管理更重要。放和管兩者齊頭并進,管住管好該管的事,尤需在事中和事后方面下工夫。經過改革,既便民利民,遏制住相關人員的尋租空間,最終保證車輪上的安全,才是我們更愿意看到的。
熱門新聞
Copyright ©2020 重慶凡車二手車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渝ICP備18001137號 XML地圖

截屏,微信識別二維碼
微信號:17708333100
(點擊復制,添加好友)